连接器,互连器件
标准与定制服务商
上海 浙江 江苏 广东

咨询热线:

400-092-6568

新闻资讯

你所在的位置: Home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电连接器失效模式及其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分析

时间:2025-11-24  点击量:

连接器作为电线和电缆端头的快速接通与断开装置,其组件则通过焊接、压接等工艺与电线电缆相结合,广泛应用于航空、航天、电子、通信等多个领域,承载着电信号的传输与控制重任。插座和插头的结构详细描述了电连接器的关键组件及其功能,任何故障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失效。

然而,其可靠性对设备和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不容忽视。一旦电连接器失效,设备和系统便可能面临故障风险,甚至造成巨大损失。

据统计,系统中70%的失效或故障源于元器件,而电连接器失效占比高达40%,若考虑整个组件,其比例将更为显著。

因此,深入剖析电连接器的常见失效模式、揭示失效机理,并以此为基石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,成为提升质量和可靠性的当务之急。同时,失效分析也是电连接器技术条件修订的重要依据,对确保和提高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深远意义。 

 电连接器是由插座与插头相互连接而构成的。

这两种部分的内部结构类似,但插座的插孔被替换为插针。一个典型的插头结构,主要包括壳体、插针(或接触体)、绝缘体以及引出电缆。插针与插孔的相互连接是电连接器实现通电的关键,而电缆则负责将信号从插针或插孔传递到整个系统。通常,电缆会通过压接或焊接等方式与插针或插孔的尾端相连结。值得注意的是,一个电连接器内部可能包含众多插针、插孔及电缆。

 因此,电连接器内部任何组件的故障都可能引发整个电路的失效,包括电缆断裂、插针断裂、电缆短路、插针自身短路、插针与壳体之间的短路,以及电烧蚀和电磨损等失效模式。